友發焊接鋼管工藝規范可能涉及多個方面,包括材料準備、焊接工藝、質量控制等。以下是根據一般焊接鋼管工藝規范,結合友發鋼管集團的生產實際,歸納的友發焊接鋼管工藝規范的主要內容:
一、材料準備
鋼管與焊材
鋼管: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或企業標準的鋼管,表面應光滑,無銹蝕、裂紋、重皮、分層等缺陷。
焊材:焊條的鋼號必須與所焊管道相匹配,焊條、焊絲等焊接材料應儲存在干燥、通風、陰涼的地方,避免受潮、生銹、污染等。
坡口準備
根據鋼管壁厚采用適當的坡口形式,如“V”型或“I”型坡口。坡口表面要求整齊、光潔,無氧化層、油污等雜質。
坡口加工宜采用機械方法,也可采用等離子弧、氧乙炔焰等熱加工方法。采用熱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,應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、熔渣及影響接頭質量的表面層,并應將凹凸不平處打磨平整。
二、焊接工藝
焊接方法
根據鋼管的材質、規格和使用要求,選擇合適的焊接方法,如手工電弧焊、氣體保護焊等。
焊接參數
電流、電壓、焊接速度:應嚴格控制焊接參數,確保焊縫質量。焊接電流、電壓、焊接速度等參數應根據鋼管的材質、厚度和焊接方法進行調整。
焊條(絲)直徑:應合理選用焊絲直徑,當板厚≤6mm時,應使用焊絲直徑1mm;當板厚>6mm時,應使用焊絲直徑1.2mm,并根據不同空間位置焊接,調節最佳規范焊接。
焊接操作
點焊固定:管道對口時,應采用支架或吊架調整中心,確保管道對口外壁平齊,避免錯邊現象。點焊固定時,點焊與第一層焊接厚度一致,但不超過管壁厚的70%,且焊縫根部必須焊透。
多層多道焊:對于厚壁大管徑管口的焊接,應采用多層多道焊工藝。每層焊縫焊接完成后,應及時清理焊縫表面,進行外觀檢查,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焊縫的焊接。
焊縫外觀:焊縫應成直線,表面平整,無焊瘤、裂紋、氣孔、夾渣等缺陷。焊縫寬度應以每邊超過坡口邊緣2mm為宜,焊縫表面不得低于母材表面。
三、焊接環境
防護措施:焊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因為漏電、電擊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火災或對人員的傷害。
環境要求:焊接時應有防風、雨措施,避免穿堂風對焊縫質量的影響。在無法避免自然穿堂風時,應加活動防風擋板。
四、質量控制
焊前檢查
對鋼管和焊接材料進行外觀檢查,確保無缺陷。
對坡口及其內外表面進行清理,確保清理范圍≥10mm,且不得有裂紋、夾層等缺陷。
焊中檢查
焊接過程中應嚴格監控焊接變形和焊接缺陷的產生。
采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焊接方法,控制焊接變形。
焊后檢驗
焊接完成后,應對焊縫進行外觀檢查,必要時進行無損檢測,如X射線檢測、超聲波檢測等,以確保焊縫內部質量。
對不合格的焊縫,應及時進行返修和處理。
五、其他要求
標識與記錄:每個焊縫在焊接完成后應立即標記出焊工的標識,并做好焊接記錄。
成品保護:焊接完成后,應對焊縫進行清理和打磨,去除焊渣和飛濺物等雜質。同時,應對成品進行妥善保護,防止損傷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規范僅為一般性的焊接鋼管工藝規范,具體工藝規范可能因友發鋼管集團的生產實際、產品標準以及客戶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實際生產中,應嚴格按照友發鋼管集團制定的具體工藝規范進行操作。